“唉,,我本意是想賺點外快,沒想到我的僥幸和無知讓我觸犯了法律,,害人害己,!”在田家庵區(qū)社區(qū)矯正大隊報到大廳里時常能聽到社區(qū)矯正對象懊惱不已的反省之言,。此類人員因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而被判刑,并且人數呈日益增長態(tài)勢,。
為此,,2月28日上午,淮南民盟“黃絲帶”幫教行動走進田家庵區(qū)司法局,,開展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為主題的普法活動,,對19名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社區(qū)矯正對象開展“精準普法”。
活動中,,民盟“黃絲帶”幫教行動成員李梅律師通過三個方向對該罪進行了全方位講解:一是詳細介紹,。向參會人員闡述了幫助網絡信息犯罪活動罪的定義、現(xiàn)狀及特征,、法律規(guī)定,、預防措施等,幫助社區(qū)矯正對象深入了解該罪名,。二是以案釋法,。通過PPT的方式展示相關案例,以更直觀的方式讓社區(qū)矯正對象意識到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不一定是直接的詐騙實施方,,但明知他人實施電信網絡實施詐騙行為,,卻依舊選擇為其提供服務的將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論處。三是暖心叮囑,。李律師提到,,網絡并非法外之地,許多社區(qū)矯正對象在低成本,、高收入的誘惑之下,,觸犯了法律。在今后的矯正期內切勿再次抱有僥幸心理,,成為電信網絡詐騙團伙的幫兇,。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護好自己的相關身份信息,不要因為蠅頭小利向他人出租,、出售,、出借自己的銀行卡、電話卡等,。
以至詳之法曉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近年來,,淮南民盟“黃絲帶”幫教團積極與司法機關開展合作,,以社區(qū)矯正對象等為幫教對象,,通過普法宣傳、心理疏導等方式促進他們更好的回歸社會,。下一步,,民盟組織將利用在文化、教育,、醫(yī)衛(wèi),、法律等領域的界別優(yōu)勢,繼續(xù)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教活動,。
撰稿:田七支部 梁興 初審:陳小龍 審核:梁昌昊